《诗五首》教案:《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春望》《登飞来峰》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5-11-22  | 
 
 
 《诗五首》教学设计  
 
设计:张瑛  
 
 
 
一.目标设计  
 
1. 知识与技能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2. 德育渗透点  
 
这五首诗富于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有的感时伤别,忧国思亲;有的以理入诗,发人深思。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3. 重、难点  
 
重点:熟读、背诵  
 
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可由唐诗及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导入。  
 
(二)明确诗歌讲求节奏、平仄、押韵、语言凝炼、含蓄、形象的特点,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  
 
(三)诵读——体会诗的韵律美  
 
1. 听录音,要求学生标出节奏、韵脚,注意语速。  
 
2. 学生范读,师生点评。  
 
3. 全班齐读,加深体会。  
 
(四)研读——品味诗的意境美、情感美  
 
1. 学习《使至塞上》  
 
①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全诗。  
 
②小组讨论:说出这首诗所表现的事、景、情。  
 
③王维的诗曾给后世影响极大,人们评其诗,总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即其最擅长写景。品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妙。并根据这两句诗的描绘发挥相象作一幅画。  
 
④有感情朗读,当堂背诵。  
 
2. 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①释题,思考: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②指名读,思考:  
 
A. 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B. 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C. 当得知好友被贬到荒凉僻远之地、旅途艰辛,假如你是李白,会有怎样的感情?  
 
③讨论:  
 
A.古人云:情哀而景哀,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所见之景中。那么诗中写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哀愁之情的?  
 
(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B.作者还大胆想象,以一种大胆新颖的方式来向友人表达对其不幸的同情、关怀和牵挂,这种方式好在哪里?  
 
(理解将客观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  
 
④有感情朗读,当堂背诵。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这两首诗,熟读后三首诗。  
 
2. 品读李煜《虞美人》,完成课外作业P68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前两首诗的背诵情况。  
 
二.学习《春望》  
 
1. 听录音,自由朗读。  
 
2. 简介背景,知人论世。  
 
3. 指名读,思考:  
 
哪些词句写出了当时国家兵荒马乱的形势?  
 
题为“春望”,作者站在长安城头,到底望见了一些什么?  
 
4. 品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妙。  
 
5. 联想、想象:  
 
本诗最后一句(尾联)让你头脑中浮现出怎样一个人物形象?哪一个动作刻画得十分传神?  
 
6. 通过写所见,诗人到底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何得知?  
 
7. 背诵。  
 
三.学习《登飞来峰》  
 
1. 了解王安石其人及写作背景。  
 
2. 自由读诗,注意节奏。  
 
3. 指名读,思考:  
 
古人常云:“高处不胜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现也常说“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意思是说一个人地位过高或在某方面造诣很深,势必招人排斥,显得与常人格格不入。但是否因为这样就心有畏惧,永不出头呢?哪些诗句正表明了王安石对待此现象的态度?此诗句又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哲理呢?  
 
4. 熟读背诵,进一步品味哲理之妙。  
 
四.学习《论诗》  
 
1. 作者简介。  
 
2. 题解:论诗是作者以诗歌的形式写的一组诗以阐述关于诗歌创作的一些看法。  
 
3. 自由读诗,讨论:  
 
①赵翼对李杜等人的诗是持什么态度?  
 
②赵翼主张什么?  
 
4. 迁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两句现在已具有更普遍的意义,而不仅仅是谈诗歌创作了,想想此句以理入诗,发人深思,还可如何理解?  
 
5. 读《论诗》二、四,加深理解。  
 
6. 结合课后练习四,训练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论诗》。  
 
①读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思考,用诗句填空。  
 
初读四杰诗文____________,而嘲笑他们诗文轻薄之人______________。  
 
②讨论:文学创作(学习)到底应该如何?  
 
③齐读,加深理解。  
 
 
 
第三课时  
 
(习题课)  
 
 
 
一.按要求默写诗句。  
 
1.《使至塞上》一诗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一诗描绘塞外荒漠的壮美风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运用拟人手法,表达怀念朋友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望》中总写望中所见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望》中属于心理活动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与“感时花溅泪”的“时”相照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与“恨别鸟惊心”的“别”相照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望》中最能体现诗人愁苦难解、焦虑万分的诗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8.《登飞来峰》一诗具有哲理性意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论诗》中表明题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加点的词语:  
 
单车欲问边 城春草木深 家书抵万金 浑欲不胜簪  
 
只缘身在最高层 各领风骚数百年 轻薄为文哂为休  
 
 
 
三.课后练习二。  
 
 
 
四.简答: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好在哪里?  
 
2.“把客观事物人格化”这种艺术手法好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练习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  
 
次:长途中的暂留,这里指停泊。  
 
归雁句:传说鸿雁可以传书。此言春天雁群北归,能将我的家书带到洛阳去吗?  
 
 
 
(1) 颈联是全诗的警句,也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具体阐释诗句描绘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全诗笼罩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情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根据《春望》加以合理想像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散文。  
 
 
 
 
 
板书设计:  
 
 
 
 
 
诗五首  
 
唐——王维——《使至塞上》——气势充沛,景象宏阔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  
 
 
 
唐——杜甫——《春望》——感时伤别,忧国思亲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借景抒怀,登高顿悟  
 
 
 
清——赵翼——《论诗》——以理入诗,发人深思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