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雪》四人谈 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8-02


《雪》四人谈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大街镇海浒学校(中学部)李忠明
内容简析
《〈雪〉四人谈》中四位作家分别从文风、谋篇、感情、想像等角度鉴赏《雪》这篇散文诗,从而表达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创意说明
文学评论的教学,教者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看书,总结出写作文学评论的一般方法,掌握鉴赏文学作品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及语言特色等原则与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写一些简单的文学评论。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理解文学评论的写法。
2、引导学生理解四位作家、学者谈鲁迅先生的《雪》,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大一致的地方,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其间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这篇课文的教学方法最好让学生自行阅读和归纳,老师作若干订正、补充和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话的内涵,从而知道不同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理解,这是每个人个性不同所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作家的简介。
◆学生准备
课前充分阅读这四篇课文。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
我们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对于《雪》这篇文章,四个作家有四种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这四种看法与观点。
聆听
1
教师范读第一篇文学评论:读《雪》需要联想(节选)——王蒙。
聆听
2
花10分钟思考讨论:这篇文学评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强调指出,鲁迅先生的《雪》本来就是联想的产物,因此读者不能满足于表面的感受,更不能作简单化的比附,而应当从作品提供的形象出发,通过活泼敏捷的联想去深刻地把握原作。
思考、交流
3
本文说《雪》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明确】文章中认为《雪》主要是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兴就是联想。
思考、交流
4
联想是本文的主要表现手法,那么联想有怎样的表达作用呢?
【点拨】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好文章离不开联想。有了联想,就可以把世间万物联系起来,从而使思维更活跃,眼界更开阔,文章的内容更充实,构思更精巧,语言更生动。思想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思想情感来源于生活与作者心灵的碰撞,而使生活与作者心灵连通的桥梁正是联想,所以,缺乏联想,就很难产生思想情感;联想丰富,思想情感就丰富。联想是思想情感的引发器。
联想丰富,语言就丰富,就生动,就富于表现力。我们的作文离不开联想,但联想是建立在丰富积累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积累,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认识,积累知识,积累语言,这样联想的翅膀才能飞得高,飞得远,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
思考、聆听、讨论、交流
1
请同学范读文学评论《简洁清纯的〈雪〉》。
其他学生听范读
2
花10分钟讨论:作者认为《雪》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雪》最主要的特点是层次丰富,视角独特,在写景的文章中渗进了某种强烈的情绪。
思考、讨论、交流
3
说说下面的一句话的含义:
写江南的雪景,写孩子们的嬉闹时,作家轻松而愉快,甚至想象蜜蜂们在田野中采冬化,嗡嗡地闹着;写北国的雪、北国的旷野时,作家满腔的悲壮与沉郁,如同在书写一阕敬奠的诗篇,甚至孩子们群体的快乐与雪罗汉孤独的悲哀,也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明确】作者认为《雪》中有着鲜明的对比,写江南的雪景时情绪欢快,而写朔方的雪,则相当悲壮。
讨论、交流
4
自由朗读这篇文章,注意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特别掌握一些常用的术语。(注意老师提示的问题)
朗读、理解
1
组织学生自读黄蓓佳的文学评论《灵魂的柔软和坚硬》。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明确】这篇文章的作者主要通过雪表现出鲁迅先生性格的双重性——既有温柔与温情的一面,也有顽强和坚硬的一面。他的温柔与温情主要表现在他对童年世界的回味,对少年闰土的思念,对少年学习场所的留恋,对自己的故乡与亲人的关心与怀念,这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回忆,令人挂念,使他感到情趣盎然,心情愉悦;但另一方面,文中所写的雪花又是那么的激情与疯狂,他的心志和做事之原则,无一契合着北方大雪的本质,咄咄逼人的闪烁,以压倒一切的气势来塑造一个洁净而纯美的辉煌。
自由看书思考
2
提示:这篇文学评论的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这篇文学评论语言精练,一针见血,语言很富有感染力量,饱含着情感。同时,作者的分析一分为二,很客观,角度较新,很有说服力量。
思考、讨论、交流
3
再次阅读本文。
阅读、感悟
4
老师范读本文。
聆听
自读
1
教师范读《〈雪〉是一篇艺术魅力很强的散文诗(节选)》。
聆听
2
提示:
①本文主要指出《雪》有怎样的艺术成就?
作者主要指出了三点:独特的谋篇,丰富的想象,深刻的哲理。
②从本文看,这三点哪两点联系更为紧密一些?为什么?
分小组合作学习
1
《雪》这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野草》。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天才。这些差不多是八十年前写就的短文,即使拿到今天来看,仍然是深奥的超前之作。这也就难怪先生生前是多么寂寞,多么缺乏交流与回应。反反复复地揣摸鲁迅先生的文字,更深感传统文化“吃人”的本质。庞然大物是决不会放过天才的,搏斗尤其惨烈。“不生乔木,只生野草”的根源即在此,作品中也难免留下了某些痕迹。然而尽管少数篇章中“文以载道”的阴影遮蔽了文学本身的光芒,但从整体上来看,《野草》仍然是中国文学的里程碑。它是千年黑暗中射出的第一线曙光,是这个国度里第一次诞生的“人学”意义上的文学。同时也就诞生了文学艺术的自觉性。这本小小的集子是一个奇迹(很多读者都隐隐约约感到了这一点),要是没有这个奇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是要下降一个档次的;而有了它,中国现代文学便在时间一流纯文学行列之中有了自己的代表。可惜的是,我们自己的人民并不能完全认识我们的艺术,这种常规性的误解在这个国度里比在任何其他地方都严重。回顾这几十年来国人对于鲁迅先生的艺术的评价,我甚至认为,如果不是因为先生性格中的不彻底性,如果不是传统文化对他的至深毒害使他只能在创造时保留了可悲的妥协,恐怕到今天,他的文学已经被人民所忘记了。这是一件古怪的事,但戏剧性的真相就是如此残酷。
聆听、领悟
2
今后大家要知道,我们对同一篇文章不能用一种固定的眼光来看,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要合情合理。文学评论其实就是把自己的认识写出来。
聆听、领悟
板书设计
《雪》四人谈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雪》四人谈教案5
《雪》四人谈练习题
《雪》四人谈导学案
《雪》四人谈ppt课件4
《雪》四人谈 教案4
《雪》四人谈ppt课件3
《雪》四人谈·学案
《雪》四人谈原文阅读
《雪》四人谈ppt课件2
雪及《雪》四人谈ppt课件1
《雪》四人谈ppt课件1
《雪》四人谈 教案3
《雪》四人谈测评习题
《雪》四人谈 同步练习
《雪》四人谈 教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