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厘米》同步练习(三)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9-19  | 
 
 
 《一厘米》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体会下面的字词,正确掌握其用法。  
    戳皲裂锲而不舍释然狡黠彬彬有礼幂思苦想温文而雅  
    2: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提示:人物、情节、环境。  
    3.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等。  
    答案与提示: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4.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声。  
    答案与提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个性练习设计  
    1.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理解,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母亲或其他亲人的图画。  
    答案与提示:结合课前预习和课堂讲解完成,使之成为推进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  
    2.“公园买票”这件事情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与提示:承上启下,为作者升华母爱作了重要的铺垫。  
    3.如何理解文中多处对陶影心理活动的描写?找出一两处,并说说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答案与提示:对陶影心理活动的描写是理解文章的关键。理解了它,能真正体会一个普通母亲心中的苍凉,以及对孩子锲而不舍的真爱。这有助于丰满人物形象。  
    4.请你课外再阅读几篇关于此类的文章,将其与本文进行比较,看看他们有什么异同,并尝试着写一篇评论性文字。  
教学探讨与反思  
    小说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给学生阅读、欣赏小说的方法,是教学的关键。引导学生掌握欣赏小说的知识,让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名家名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f也仃]多发言,多发表观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诵读、品味的原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小说的语言之美和作者思想的深邃所在。  
补充资料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1980年转业回北京。     
    毕淑敏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她的代表作有《昆仑殇》、《补天石》、《血玲珑》。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