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是(  ) A.人类教育的产生 B.古代学校的出现 C.近代学校系统的形成 D.终身教育的实现 2、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  )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中庸》 3、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是 (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 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 4、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 A.教育的领导权    B.教育的权利 C.教育目的的性质   D.教育结构的变化 5、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 ) A.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B.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D.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6、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成熟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7、环境对个体的发展作用是 ( ) A.决定作用  B.导向作用  C.提供了多种可能  D.促进作用 8、下列哪个选项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 )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德育  D.智育 9、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B.人的自然发展说 C.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说  D.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 10、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是(   ) A.未成熟的人   B.发展中的人  C.成熟的人  D.被塑造的人 11、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方面是(  ) A.授受关系  B.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C.相互促进的关系  D.相互制约的关系 12、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课程是( ) A.基础型课程  B.发展型课程  C.知识型课程  D.工具型课程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教学课程  D.三者都是 14、教学过程既是学生认知过程,又是(  ) A.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B.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C.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   D.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1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讲授新知识  D.领会新知识 17、近代随着大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现场教学 18、德育过程的理论基础是(  ) A.掌握知识  B.激发情感  C.道德内化  D.活动和交往 19、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包括政治课在内的活动  B.班主任工作 C.团队活动   D.社会活动 20、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的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个别学生,这种班级管理模式是(  ) A.民主管理  B.平行管理  C.集体管理  D.目标管理 二.填空题 1、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称为(         )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 3、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     )和行为方式 4、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         )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5、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断乳期'的阶段是(    )期 6、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    ) 7、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 8、根据《儿童权利公约》,学生是权利的(    ),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 9、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说明了把教师的职业当作一个(     )职业 10、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     )关系 11、在我国,课程文本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      )和教科书来源:www.examda.com 12、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     ),基础性和普遍性 13、课程的编制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的过程,其中(    )既是一个课程编制过程的终点,又是新的课程编制的起点. 14、《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仰,开而弗达',揭示了教学的(    )原则 15、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 16、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    )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17、一般来说,综合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18、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或利用人格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叫(  ) 19、根据构成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四个要素,道德教育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         ) 20、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    )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智. 三.简答题 1、简述现代教育机制的发展趋势 2、试析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3、试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4、什么是学校课程,其开发形式有哪些? 5、简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知道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的规律。 四.论述题。 1、有些教师'恨铁不成钢',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却变成了对学生的体罚,讽刺,辱骂,致使学生身心受到一定的伤害。请说明这种情况违背了什么教育原则,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2、举例说明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