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说课稿 
                                  说课者:淞欣学校  万劲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扁鹊见蔡桓公》,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谈谈这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扁鹊见蔡桓公》是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故事的后面隐含了深刻的道理。作为初三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对本文易于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本课的特点,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理解人物形象,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2、培养复述课文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使学生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敢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帮助。 
    这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本节课的训练重点和难点是:把握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寓理于事”的写法。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要求,结合教学目标,确定了本节课的教法如下: 
    1、情境设置法:故事导入,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层深入。 
    3、点拨法:适当点拨,拓展思路。 
四、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合作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议中感悟,在学中升华。学法具体如下: 
1、诵读法:文言文学习应着重体现朗读,注意语气、语调、节奏,力求声情并茂。在反复的诵读中,理解人物形象,深入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 
2、复述法: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 
3、讨论法: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体味学习的乐趣,与人交流的乐趣。 
4、谈话法:引导学生联系现实大胆的谈。 
五、说教学手段 
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多媒体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 
   为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设计了层层递进的五个环节: 
1、故事导入,感知课文。 
2、自主合作,理解课文。 
3、讨论探究,研读课文。 
4、拓展延伸,感悟课文。 
5、发散思维,深究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