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训习作3篇
  | 
 | 
作者:郑忠林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7-10  | 
 
 
 我参加《国培计划——2010年“知行中国”班主任培训项目》所做的作业。 
作者EMAIL:zhengzl220@126.com 
 
郑忠林的作业 
作业1 
绝不吝惜自己的笑容 
    选择这个专题是因为专题中的情形我们常常遇见,想与大家一起聊聊,谈谈自己的看法,说说我的做法。 
遇见熟人主动打招呼是我的习惯,我把这看成是一种良好的品质、美德。因为,主动打招呼,可以让人感觉到你的文明礼貌,还折射出你的积极人生态度。 
    打招呼的方式多种多样:问好、招手、击掌、握手、呼名、叫号、媚眼、点头、微笑,等等等等。只要有一面之缘的人,均可根据情形运用恰当的方式打招呼。在这些打招呼的方式中,点头、微笑是适用范围最广效果最好又简单易行的方式。当面对你可爱的学生时,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点头微笑示意和学生打招呼,或回应学生对你的尊敬行为,绝不要吝惜自己的笑容。 
    我从教二十五年来,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对学生主动和我打招呼,是一定会回应的。孩子们常常是说“老师好!”我要么回应说“你好!”或“好!”遇见几个学生同时打招呼的,我会连说:“好好好”或大声说:“你们好!”遇上一些情景时会问:“你们上哪儿去呢?”“吃过了吗?”等等,来做回应;甚至会主动跟孩子们先打招呼,玩笑地故弄玄虚地叫道:“你们哪里走?”还有时会叫某个孩子的绰号(一定是不伤人的绰号),弄得孩子们哄笑起来;特别是遇上性格内向胆子小的,我更是主动叫他(她),以阳光的心情去感染他(她)。这样的打招呼不是很好吗?每当这时,我的笑容是灿烂的、阳光的。 
    在我看来,不回应学生的问好、招呼是极不礼貌的,除非没听见或没看见,哪怕是在忙于什么事,如接电话,也可以以点头、微笑、招手示意,给学生们以回应,这完全是可以做得到的。 
     对于学生的热情,做老师的绝不能以冷漠的态度、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举动来对待,这样,会让学生感到为难(不知以后遇见要不要打招呼)和失望,甚至反感。 
 
 
 
 
                                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一班学员  郑忠林  xy1927602 
                                          2010年6月27日补做 
 
作业2 
     “我这样挑选培养和使用班干部” 
    众所周知,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力量,是班主任的助手。在一般情况下,班级工作开展得好坏,和班干部能力大小及作用发挥得如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认真挑选,精心培养和大胆使用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认为挑选班干部应该坚持必要的条件。主要是注意挑选德智体方面表现较好,有为同学、为集体服务的思想意识,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同学担任班干部。但是,对于挑选小学生班干部又不能要求过高,毕竟他们年纪小,各方面都很稚嫩。有的学生虽然存在一些缺点,但有基本的是非观念,有一定威信,有创造才能或某一方面的特长,也可以选为班干部。 
    在组成新班之初,对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都不很了解的情况下,为了便于开展班级工作,我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指定几个学生组成临时班委会。经过一段时间了解,再进行班干部选举。选举做到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大多数学生的选择。 
    学生干部实行任期制。学生干部长期固定由某些人担任,使大多数学生得不到锻炼的机会,而长期担任干部的同学又容易形成优越感而脱离群众,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干部任期轮换可以使全班大多数学生得到为班集体服务的锻炼,促进集体主义思想的形成。 
    班干部的健康成长,是要依靠教师的精心培养的。我对培养学生班干部做了以下工作:1、在思想上严格要求,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和觉悟,树立当干部的责任感和光荣感,使他们从小就乐意为大家服务;2、对学生干部的工作加强指导,交责任,使其明确工作职责;还教方法,使其知道如何为群众服务;3、放手让干部在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才干,如独立设计主题班会、主持集体活动等,我只是指挥参谋,不包办代替;4、经常督促、检查干部工作情况,及时表扬或指正;5、帮助干部在班集体中树立威信。 
    培养和使用班干部的目的是让他们从小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本领,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绝不使他们负担过重,不让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老师自己应做的事绝不推给班干部做。坚持一人一职,不把担子压在少数几个人身上。 
培养和使用班干部还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孩子今后的成长。 
 
 
 
 
作业3 
   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几点做法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安定、进步、繁荣承担责任的内心体验。对于涉世未深的年幼且无知的小学生来说,社会责任感这个概念无疑是陌生的,怎样培养呢?我有以下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引导儿童通过感知认识社会。 
    儿童初次入学就是从家庭小天地里走出来,开始体验学校集体生活,这是教师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就是让儿童在集体生活中通过游戏、听故事、相互合作完成某项任务等活动,使他们开始认识到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密切的关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同时要通过各种形式,潜移默化地使儿童认识现代社会生活的美好。这是促进儿童热爱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一步。 
    二、从培养自尊感入手,实现向社会责任感的转化。 
    自尊感是随着年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逐渐增多而形成的。教师必须重视儿童自尊感的培养,因为一个人缺乏自尊感,就不会有荣辱感、责任感,甚至于自暴自弃,成为一个不求上进、趣味低下的人。我们应该看到,维护个人尊严的感情可以逐步发展为维护集体和维护祖国尊严的感情,我们要善于树立和培养学生的自尊感,使儿童认识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从而将社会责任感转化为信念和意志。 
    三、引导学生刻苦学习,把认真完成每一项具体学习任务看作自己对社会应尽的一种责任。 
    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不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就不可能产生社会责任感。要通过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懂得,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为社会做贡献,都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把努力学习同履行社会责任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会觉得为社会及责任不是遥远的向往,而是今天的实际行动,经常处于一种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之中,努力使自己成为“四有”劳动者。 
    四、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情绪体验。 
    这是培养和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手段。一般地说,对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派值日生为班级和学校公共场所打扫环境卫生、组织拔河、团体操比赛等各种集体活动,使他们树立为集体做好事、为集体争荣誉的思想。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便可以组织学生逐步走向社会,如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村,了解各行业为社会建设忘我劳动的动人情景;参加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站岗值勤,维护交通秩序;劝说行人不要随地吐痰,维护公共卫生;尊敬老人;为孤寡老人做好事等社会公益活动,使他们获得服务社会的实践,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样能有助于学生将社会责任感变成具体的道德行为。 
    五、教师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对造成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 
    教师是播种、诱发和培养道德情感的辛勤园丁。教师本身热爱人民、热爱儿童、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爱憎分明、忠实积极、忘我工作的崇高道德情感,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具有榜样的作用。 
 
 
                            江西上饶市弋阳县1班学员  郑忠林 
                                  2010年7月8日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