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第一课时)听课笔记 
 
2012年3月26日上午第3节  103班  语文  Z老师 
9:11  检查学生学案完成情况(3分钟) 
1.重点词语,戏谑 
2.理清文章结构 
9:14  带学生学习本课目标(2分钟) 
9:16  小组合作完成:引导材料中的表格,教师告诉学生在表格中加上“动作”一列。(12分钟) 
9:28  小组汇报(19分钟) 
组一:福楼拜 
蓝色大眼睛,大胡须 
用一块很薄的红纱毯盖 
时而激情满怀 
嗓音洪亮 
教师请学生归纳其性格 
生回答:思想深刻,师补充:博学睿智,并板书 
9:36  组二:屠格涅夫 
白皙的脸 
“仰坐”一句 
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 
教师请学生归纳其性格 
生回答:剥削,师追问:还有什么?并引导学生注意四个人的年龄。 
生回答:和蔼 
师明确:沉稳、老年持重(板书) 
9:41  组三:都德 
头小,浓密卷发 
归纳性格:活跃(板书) 
9:43  组四:左拉 
中等身材,微微发胖 
一进来就歪坐在沙发上 
9:47  汇报结束,教师小结:博学睿智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9:48  文章初了运用描写之外,还有什么? 
9:50  下课(无当堂检测) 
2012年3月26日上午第5节  102班  语文  Q老师 
11:21 检查学生学案完成情况(6分钟) 
1.生1去黑板写词语荒谬的读音,教师提示戏谑的读音 
2.文学常识天空,分组齐读汇报答案 
3.理清结构,由第6组回答 
11:27  齐读本课学习目标(1分钟) 
11:28  小组合作学习引导材料 
教师要求:1.增加“动作”一列  2.小组分工,如分别找肖像、动作、语言 
11:29  学生开始合作(12分钟),教师板书课题及表格(3分钟) 
11:32  教师板书表格完毕,下讲台巡视并指导个小组学习情况 
11:41  小组汇报(14分钟) 
生1:福楼拜(肖像、语言)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比喻、夸张等修辞的运用,并给出课堂学习效果评价 
生2:福楼拜(动作) 
师板书“跨”“握手”“拍打”,再次追问所用修辞 
生3:补充关于福楼拜的语言、动作描写 
生4:屠格涅夫(肖像、语言、动作) 
师板书:白皙的脸、仰坐 
生5:补充屠格涅夫和左拉的语言描写 
生6:都德(肖像、语言、动作) 
肖像:头、发、胡须 
语言:南方口音 
动作:捋、举止、手势 
师板书 
生7:左拉的肖像(身材、面庞、鼻子、胡子、眼睛、唇沟) 
生8:左拉的动作,第7段,教师让学生做抓“脚踝”,提示“踝”字读音 
生9:补充都德的语言描写 
11:55  教师完成除性格以外的所有表格填空的板书 
11:57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每个人物的秒,作者是如何有所侧重的? 
师明确:屠格涅夫是语言,都德是肖像和语言。 
11:58  教师引导学生评析都德的外貌描写 
示例:“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光” 
训练:你怎样描写《快乐大本营》中顾海涛的眼睛? 
12:00  再看左拉侧重于肖像 
回去总结一下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 
12:01  下课(无当堂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