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诗词五首  
主备课教师 王自强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词名家及其诗词风格和代表作。  
2、学习词的基本知识,背诵本文的五篇诗词。  
3、理解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学习重点、难点  
1、背诵、默写诗词。  2、体会诗词的意境。  
学习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反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萧关(   )云鬓(   )殷勤(   )都护(    )婵娟(  )绮户(    )  
2.根据课文中相关内容填空:  
(1)《使至塞上》的作者是     朝的     ,字     ,太原祁人,是         派的代表。他与       齐名,并称“王孟”。选自 《王右丞集笺注》 。  
(2)《泊秦淮》的作者是      ,字      ,    朝       家。号称       他与杰出诗人           齐名,并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  
(3)《无题》的作者李商隐,字      ,号      、 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温庭筠合称为“     ”,他擅长 骈文律、绝 写作,富有文采,具有独特风格。作品收录为《            》。  
(4)《浣溪沙》选自《______》 ,  是     朝的        写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传诵千古的佳句:                                   。  
(5)《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作者是      ,字      ,号        ,豪放派词人,是北宋代杰出的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    、弟      合称“三苏”。  
二、合作探究              
写作时的背景:  
整体感知  
1.听读(视频),注意字音、节奏。  2.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学习《使至塞上》王维 (五律)  
1、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2、小组对照图画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3.小结: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即赞美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又歌颂了河西军队的声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4、自由读、背诵这首诗。(五分钟左右)  
学习《泊秦淮》杜牧(七言绝句)  
整体感知  
1、有谁知道 秦淮这条河在哪呀?  
2、听读(视频),注意字音、节奏。   3、自由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  
赏析:  
(一)“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这两句是写什么的?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     
2、“笼” “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  
明确:  
3、谁来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  
明确:  
(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明确:     
2、“犹唱”一词有何含义?最后二句作者是斥责歌女吗?  
明确: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4、自由读、背诵这首诗。(五分钟左右)  
学习《无题》李商隐(七言律诗)  
(一)整体感知  
1、何谓无题?  
明确:  
2、听读(视频),注意字音、节奏。    3、自由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  
(二)赏析:  
1 解释字词: .丝:                                       泪:  
夜吟:                                     晓镜:  
青鸟:                                     蓬山: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两句话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明确: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好在哪里?  
明确:  
4、“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两句选取了哪两个典型事例?  
明确:  
5、“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借神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学习检测  
1、多种形式颂读3首诗歌,说出诗歌的大意。  
2、背诵、默写诗歌竞赛。                  3、公布优胜小组、优秀组员名单。  
第二课时  
一、学习反馈  
1.名句填空。  
(1) 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3)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 (4) 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______。  
2.点名背诵《使至塞上》、《泊秦淮》、《无题》。  
3.自告奋勇上板书法展示任一一首诗歌。其他人在导学案上默写。(收2人导学案用于展示)  
二、合作研讨  
学习《浣溪沙》晏殊(小令)  
(一)介绍词  
词:是配合乐曲用来***的诗体,产于隋唐兴盛于宋朝,词又称______、长短句、诗余;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有的词牌名是取于词中的一句话或某个词,但不是所有的词内容都跟词牌名有关系;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zè)上都有规定;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____,59到90字为_____,91字以上为_____;豪放派、婉约派,是我国古代词的两大流派。婉约派:以宋______、_______、柳永、秦观等为代表。 豪放派:以______、辛弃疾为代表。  
(二)整体感知  
1. 浣溪沙(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纱溪》 ;晏殊____时期,著名的_____,擅长词令(长短句),尤擅_____。  
2、听读(视频),注意字音、节奏。      3、反复诵读体味词中意蕴。  
(三)赏析  
1.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起句)  
明确:  
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明确:  
3.“小园香径独徘徊。”  
明确:  
4.小结: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5. 背诵《浣溪沙》  
学习《水调歌头》苏轼  
(一)整体感知  
作者及写作背景:这首词是作者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讥讽朝廷之罪被贬至黄州,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黄州时,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篇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小序交待)  
1.听读(视频),注意字音、节奏。  
2.反复诵读体味词中意蕴。了解上下片表达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3.读准下列的字音  
宫阙(   )琼楼玉宇(    )不胜寒(   ) 绮户(    )  婵娟  (        
(二)品析:  
1.你认为词中哪些句子蕴含人生哲理和美好祝愿,请谈谈你的看法。  
2.谁能说说本词的中心形象是什么?它在上、下片中起到什么作用?  
.  
3.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4.有人说《水调歌头》是作者为抒发孤独与失意而作,你认为其豪放的词风在本词有所体现吗?  
 
(三)小结:全词情感放纵奔腾,情景交融,超现实的想像和奇妙的艺术构思,引发读者的共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三.快乐大舞台(拓展延伸)  
(1)诗词知识、运用大竞赛  
用本课中学得的名诗佳句来表达自己在生活、学习上的感慨,看谁引用的最多!  
(2)吟唱古诗词比赛。  
(在音乐声中完成下列练习)  
四、随堂练习  
1.背诵、默写古诗词比赛。  
2.根据语言环境填诗句。  
①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时。你会用哪两句诗词表达分别后对老师、同学们的良好祝愿:                 。《水调歌头》中含有哲理的诗句是:  
②“             。”晏殊见春花凋谢,燕子归来,心中不禁产生了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  
③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的句子是:  
④李商隐的《无题》中常被后人用来形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诗句是:  
⑤《泊秦淮》中写统治阶级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诗句是:  
⑥“                      ”从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两句脱化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