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导学案10
|
|
作者:bishasha 上传者:bishasha 日期:15-09-13 |
《曹刿论战》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3、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4、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学习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目标1。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学习难点 :
1、 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学习方法: 诵读法 、品读法 、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积累文中的生字新词。
2、 熟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3、 通译全文,掌握重点语句的翻译。
学习重点及难点:
1、 积累文中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 掌握重点语句的翻译。
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三国时官渡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以弱胜强的战例。。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 解题及背景
【链接材料】——1. 走近作品: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而作。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 | |
| 标题: |
《曹刿论战》导学案10 |
| 文件大小: |
9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bishasha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