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MAIL:1347115755@qq.com  
  
2016年,我带八年级二班,学生在写作文方面仍是一无所知,一布置题目学生就哭喊着不会写,班里的作文困难户一大群。学生最大的困难是没有素材可写。 
有一天,我晚上第二节正上语文,忽然后门被推开,进来的是物理老师,也是八二班的班主任,他右手搭在门上,左手提着一把银色的水壶,水壶里是刚刚烧开的热水,热气呼呼地往外冒着。他向我示意一下,是给学生烧的水。我这才明白这个班主任为什么独自一人守在火炉边两节课,原来是给学生烧水喝。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去老师那里倒水,要知道刚下过一场大雪,空气很冷,很多学生都咳嗽。老师烧的一壶水很快就被学生倒完了。我观察着,学生有的抱着水杯搁在怀里,有的放在桌角,有的小心的吹着开始喝。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学生帮老师一把为大家服务倒水,也没有一个学生对老师说一声“谢谢”。我当时心里极不是滋味,同时我也意识到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它既可以成为一篇作文素材,又能成为一个德育素材。 
第二天,作文课开始了,学生照旧苦叫苦,嫌我出的题目太难。我不再讲作文技巧,也不再做动员工作。让大家拿出来自己的作文本,我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写一篇作文!”学生很高兴,觉得很新鲜,于是就忙不巅拿出本子。 
首先,我问大家:“这几天下雪了没有?” 
“下了”学生回答。 
“我们就从写景开始吧” 
“不会写”学生的回答一点也不出乎意料。 
咱们一起看看,先看窗外。学生都望向窗外,“看到什么?” 
“雪” 
“刚下过一场大雪,看看咱们的山村现在都在雪下覆盖着,像盖了一个什么?”“棉被”学生齐声回答。“看房檐下有什么?”“冰锥!”“冰凌”“冰激凌”学生喊起来。我又问“我们叫它‘冰挂’或‘冰锥’吧?那它有多长?” 
学生比划着“这么长”。我说:“我们看看冰挂是什么颜色的,用一个词语形容?” 
有一个同学说是白色的,其他同学立刻反驳:“应该是无色的透明的!”就这样,冰挂的颜色也讨论好了 
“靠近窗户的同学把头伸出去哈一口气”,靠窗的同学照办了,只见一股白烟从嘴里热腾腾的喷出去便问:“看到了什么” 
“哈气”学生也哈了起来,教室肯定是没有的。“什么颜色”“白色?”我又让孩子们听:“你听听窗子”学生纷纷侧了耳朵“听到了吗?”“听到窗子哗啦啦响”你能想出是怎么发出声音吗?“风声?”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这种风吗?“凛冽”“寒冷”“无情”“猛烈”,我就接着问:“又到了容易生病的时候,大家这次听听教室里有什么声音?”学生都摒弃凝神听起来:“没有声音,很安静!”我说不对:“再听,有一种声音,此起彼伏。”学生这次明白了:“是咳嗽声”“还有打喷嚏擤鼻子”“好了同学们,现在我给大家整理刚才看到的听到的,用一段雪后的环境描写作为文章的开头。” 
同学们这次倒是会写。 
冬天又来了,一场大雪过后,整个山村就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房檐下挂上了晶莹剔透的冰锥;嘴里的哈气白花花的;寒风拍打着窗子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又到了同学们容易生病的季节,教室里咳嗽,打喷嚏的声音此起彼伏。    我又领着大家往下写:“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我就把我那天晚上从预备开始,到第二节快下课时的所见所闻讲了一遍:“现在请你把这个故事变成自己亲眼所见”同学们开始写了:我观察有的同学确实和我一样,早就在办公室外望见了班主任的身影:他们有自己的体会,一定会写出细节来。果然,同学们写了起来。 
晚自习上课前,我去办公室交作业,办公室里只有一个老师。我迅速瞟了一眼,光凭背影我就能认出来那是我的班主任,我一吐舌头赶紧跑出来,生怕他给我上“思想教育课”。第一节是英语课,英语老师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地上了一节生动的课,不知不觉下课了。课间我经过办公室无意间看到了班主任还坐在那里,我心里直纳闷:今天晚上没有他的课,他为什么一直坐在这儿? 
这是按照我讲故事的思路写的,我这样讲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设置悬念。知道他们记不住细节,我便问大家:“昨天班主任进来时穿的什么,带了什么?拿个手提水壶谁还记得” 
一群孩子们把头摇的拨浪鼓似的,“那谁注意到班主任进来之后先干了什么,又说了什么?还是一阵摇头。我说:“你们想想班主任最爱穿的衣服是那件?”这可太好说了,班主任冬天最爱穿一件衣服,我相信大家都记得。果然有不少同学回忆起来:“是那件烟灰色棉衣,黑色胳膊的。”“对了,那他的眼镜谁还记得?”“那眼镜片可厚”,还有同学比划着,这么厚“用一个词语形容那眼镜”“厚厚”“厚重”,“很好,现在请大家完成这一部分” 
第二节语文课快下课的时候,后门“吱”一声开了,全班同学齐刷刷扭过头来,只兼班主任还是架着那副沉甸甸的眼镜,仍穿着那件黑色的棉服,右手提着一把银色的水壶。水壶里冒出热腾腾的蒸汽。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相视一笑说:“谁要水来倒吧”我高兴极了,为着能喝到一杯热水,每天晚上我都要挨个敲老师的屋门去借开水喝,有时还借不到。今天班主任居然烧了两节课的水,只为让我们有一杯热水喝。看着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去倒水班主任满意的走了。 
到这里时学生们还是没有发觉,我就提示大家:“你们昨天晚上倒水时,有没有人跟老师说了‘谢谢’?”“没有?”同学们有点惭愧,竟然一个说谢谢的都没有。那有没有人替老师拿拿水壶让他歇歇手“没有”学生觉察到了自己的不对。我一看既然已经不对了,就做思想工作吧? 
“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作文本第一页,读读《八二班真善美》”(这是我和学生一起讨论的为人作文应该遵循的“真善美”信条,每届学生都做了这样的约定,这是为了学生在作文时立意积极向上)学生整齐的读了一遍,我觉得时机已到,便让学生把这会儿的歉疚写下来。 
一百二十多个日子里,班主任曾训斥过我、鼓励过我、责骂过我,今天我第一次感受到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爱,在我不知道的时候班主任又默默付出了多少?老师!那天晚上我们高兴过了头,没给您说一生“谢谢”,但是我们的心里是感激您的! 
班主任是一缕阳光,给我带来温暖。我定努力学习,绽放出夺目的光芒回报他。 
一篇文章写完了,同学们满意的看着自己的习作。这篇文章是在我的提醒下选择的素材和立意,又用了我的主意以写景开头,虽然简单却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时隔一年后,提起文中的细节,有的同学还能够做清晰的描述。对于班主任,他们也第一次换了温情的眼光去看待。 
    在这次作文中,我没有讲设置悬念,和详略得当,而是通过引导让大家做到了。而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恐怕是用手摸,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感受的那种写法。在后来的考场作文中,有的同学就很好的使用了这种写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