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2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2-07  | 
 
 
 【导学目标】 
 
1.掌握作者游览的行踪,了解游记的一般特点。 
 
2.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3.通过朗读课文,体验这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 
 
4.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感情。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一滴水,带着夙愿,经 历了漫 长的黑暗与等待,经历了水车上的眺望,经历了玉河中的徘徊,终于来到丽江,来到常年鲜花点缀、垂枊依依、小河潺潺的四方街,从悠闲恬淡的白天到灯火阑珊的夜晚。这滴水为什么会有这么奇幻的生命旅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来的 《一滴水经过丽江》。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矗立(chù)   目眩(xuàn )   开闸(zhá) 
 
徘徊(huái)  翡翠(fěi)  砚池(yàn) 
 
蘸到(zhàn)  擦拭(shì) 
 
2.记住重点词的意思 
 
矗立:高耸直立。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苍劲:指老练刚劲。 
 
五彩斑斓:指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3.走近作者 
 
阿来,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作家,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 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休播放),思考:一滴水的夙愿是什么? 
 
【交流点拨】跃入江流,奔向 大海。 
 
2.简要写出一滴水的经历。 
 
【交流点拨】全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讲述自己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再由一滴水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面、 纳西人院子,最后奔流到金沙江边的经历。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把握情感 
 
1.纵观全文,如果把一滴水旅行绘成几幅不同的画卷,那应该是什么样的画呢? 
 
【交流点拨】“一滴水”将自己的所见娓娓道来,浪漫而富有童趣,全文所展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如同风景画、建筑画、民俗画,美不胜收。 
 
2.欣赏“风景画”,它美在何处? 
 
【交流点拨】这篇散文所描画的风景——“丽江古城”作为画面的中心,再以玉龙雪山为背景,以玉河街道为线索,以四方街小广场为梯形,构成丽江古城风景画,并用水的流动为画面增加运动感。整个画面有层次感,从高到低,由远到近,景致分明。 
 
3.继续欣赏“建筑画”,它的美又体现在何处? 
 
【交流点拨】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少数民族古镇,城里 的街 道、宫殿、水车、小桥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四方街,丽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开闸放水,以水洗尽街道,地域特色明显。水车: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小桥:历史悠久、数量大、形式多 。 
 
4.再来欣赏“民俗画”,它的美美在丰富而融合。具体体现在哪儿? 
 
【交流点拨】 文中所写的民众活动,前文少后文多,赶路、建设、放牧、经商、拉琴、浇花、闲聊、畅游、聚集、唱歌构成了丽江民俗画。  
 
步骤四 品味语言 探究写法 
 
1.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从一滴水的角度,从不同视角去描述丽江,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交流点拨】亲切、自然。不矫揉造作,清新自然,像从玉龙雪山上飘下来的 风,里面还夹着冰冷却动人的温柔。有感同身受、如临其境的意味。 
 
2.从写景中,可体会作 者所饱含着什么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 】热爱丽江、热爱美、更热爱给予美的大自然。 
 
3.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交流点拨】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行文如诗,美不胜收。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 
 
纵观《一滴水经过丽江》全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风景如画的丽江和丽江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用生动、精美的语言介绍了丽江民俗民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2.拓展延伸 
 
写游记的“技巧点拨”。 
 
【交流点拨】①最需:线索明朗清淅;②最宜:只抓 重点;③最佳:突出感受;④最美:语言灵动。 
 
【板书设计】 
 
一滴水经,过丽江)风景画:丽江、玉龙雪山、玉河建筑画:四方街、宫殿、水车、小桥风俗画:赶路、放牧、经商、浇花自然美,无限美)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