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概括小石潭景色特点。 
2借助诵读,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提高诵读文言文能力。   
3 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教学重点: 
1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 
2提高诵读文言文能力。 
教学难点: 
作者感情流露含蓄,理解文中的乐与忧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作者柳宗元导出《江雪》,简介柳宗元,明确:孤独、执著的钓翁形象其实就是柳宗元孤傲人格的写照! 
二 整体感知 
 1 听读 ,(要求:注意字音,断句,节奏,语气并体会感情) 
 2 疏通文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而后同座间可以相互讨论文中的词句意义。 
 3生字辨音(大屏幕出示) 
   篁竹 huáng      清洌 liè          为坻 chÍ    
   为屿  yŭ        为嵁 kān           佁然yĭ    
   俶尔 chù        翕忽xī           差互cī   
   寂寥 liáo        悄怆  chuàng     幽邃suì 
三 课文探究 
 1 集体诵读全文。 
 2 指名读第一小节,要求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注意好句中停顿、语言的节奏) 
   重点词句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向西 
                2)水尤清冽          寒冷 
 3指名读第二小节,要求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 
   重点词句     1)日光下澈    向下,澈,穿透 
                2)影布石上        照映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指名读第三小节,要求读出一点游历的兴趣。 
   重点词句     1)明灭可见        或现或隐 
                2)斗折蛇行        像北斗星那样 、像长蛇爬行那样 
                3)其岸势犬牙差互      像狗的牙齿那样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指名读第四小节,要求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 
   重点词句     1)以其境过清       因为、凄清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 男女生分开齐读课文。 
女生读一、三节,男生读二、四、五节。 
 7 梳理文章内容 
全文写景共四个小节,每一个文段主要写了小石潭的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      石(潭石)——奇 
2.      水(潭水)——清(写鱼是为了写水,侧面烘托) 
3.      势(潭势)——曲 
4.      境(潭境)——幽 
 8 面对小石潭的奇异景象,作者在游历中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为何会先“乐”后“忧”或者说“悲”呢?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如此优美的景色,根据写作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忧郁从何而来呢?      
 9正所谓情由景生,同学们,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会有什么感受呢? 
10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散文。 
   作者抓住特点描绘了小石潭的景物, 
   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 
   借景抒发了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游记里各种描绘景物的手法,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四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整理文中“以、为、可、清”四个词语的意义。 
  3)完成练习册中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