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1题。(9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 
【乙】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①乎四体②,形③乎动静:端而言④,蠕而动⑤,一可以为法则⑥。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选自《荀子·劝学》) 
①布:表现。②四体:四肢。③形:体现。④端而言:说话语意精深。⑤蠕而动:比喻举止文雅。蠕,虫子的活动。⑥法则:榜样。 
9.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自强:_________ 
(2)虽有至道    虽:________________ 
(3)一可以为法则  一:_____________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11.【甲】文拿“嘉肴”与“至道”类比,以突出__________________;【乙】文运用________的写作手法,指出“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的不同。(2分) 
  
  
答案: 
9.(1)自我勉励 (2)即使 (3)全,都  
10.(1)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思。 (2)口耳之间不过四寸的间距罢了,怎么能使自己的七尺之躯具有良好的品德呢?  
11.亲身学习实践的重要意义 对比 
  
  
附【乙】文参考译文: 
君子的学习,是听到耳朵里,牢记在心里,表现在形体举止上。(他的)语言是精深的,举止是文雅的,全都可以作为榜样。小人的学习,是从耳朵听进去,却又从口中说了出去。口耳之间不过四寸的间距罢了,怎么能使自己的七尺之躯具有良好的品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