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11 — 15题。    (12分)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②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③,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注释】①《书》:指《尚书》。②其:指后唐庄宗李存勖。③数十伶入困之,而身死国灭:李存勖灭梁以后,骄傲自满,宠信乐工、宦官,李嗣源谋反,李存勖中流矢而死,李嗣源继皇帝位。 
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恒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满招损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谦得益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2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入也/斯是陋室 
    B.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为天下笑/故不为苟得也 
    D.岂独伶人也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14.围绕“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话题,【甲】文提出了“____________”的观点,而【乙】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也印证了 【甲】文中的这个观点。(2分) 
15.【乙】文中哪句话阐明了要防微杜渐的道理?(2分) 
  
  
  
答案: 
11.(1)违反、阻挠(2)过失,这里是错误的意思(3)损失(损害)(4)益处 
12.D(解析】A.是:这/判断动词。B所以:用……的方法/……的原因。C为:被/做,干。D.独:均为“唯独”的意思。 
13.(l)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  (2)全天下的英雄好汉,没有谁能够跟他竞争。 
1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或者“夫病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国于所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