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中字词,理清文章思路   
2、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过程与方法:1、合作学习,提出疑问,质疑探究。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阐述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情感与态度: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 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视频导入: 
二、关于作者 
蒙田(1533——1592),是法国重要的思想家和散文家。 
三、合作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强调读出声来) 
划一划:文章的题目是“热爱生命”,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请把能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的语句画出来。  
在朗读过程中,如果出现理解不了的句子,也把它画出来。 
给字注音、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二)理清文章思路: 
想一想:1、作者对度日是什么态度? 
2、哲人与糊涂人对生命是什么态度?“我”对生命是什么态度? 
3、本文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4、作者热爱生命,为什么在第三段开头说“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呢? 
5、作者认为如何增加自己生命的分量? 
           
(三)问题探究 
(学生找出阅读过程中理解不了的句子,通过合作讨论后,得出结论。) 
有可能出现的哲理性句子: 
A.“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B.“生之本质在于死。”  
C.“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D.“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四、练一练    写一写   
1、在校园生活中,你发现哪些不热爱生命的行为?列举几个例子,在同学间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2、你知道哪些名人热爱生命的典型事例,能向你的同学说一说吗? 
3、请拿起你的笔,观照你的内心,在稿纸上写一写此刻你对生命的感悟。 
五、总结(音乐中结束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