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狼》一文,回答9~11题。 
狼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缀行甚远         缀:连接、紧跟 
B.恐前后受其敌       敌:敌人 
C.屠暴起          暴:突然 
D.乃悟前狼假寐       寐:睡觉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 
A.狼不敢前 
B.一狼洞其中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屠自后断其股 
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夫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夫与狼的斗争做了铺垫。 
B.在遇狼到杀狼的故事发展过程中,屠夫从怯懦变得勇敢、机智,人物形象完整丰富。 
C.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 
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答案: 
9.B  10.C   11.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