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依据,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进行写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初步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习,所以,初中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综合以上情况来看,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以“导学框架”为课堂训练模式,推动学生跳出“被学习”状态,全面提要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所要掌握的生字、新词;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提高文字敏感度;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与答辩的习惯。  
  
2、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3、德育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四、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六、教学措施 
  
1、课内阅读,研制“约课单”。根据约课单组织教学,并在以教材为载体教会中引导学生学会学生语文阅读的基本方法:读文章、评句段、谈词语、说例子。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逐一检查过关保证学习质量。 
  
2、课外阅读,建立“阅读卡”。通过“阅读卡”,对学生进行阅读专题训练,各个突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阅读作答的能力,并对起点水平较低学生进行专门的阅读辅导。开展班队读书活动,通过推荐佳作、摘抄佳作、写读书笔记等多种途径,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量。 
  
3、写作训练,倡导“人格作文”。总共安排8次“记事实”的集中训练,基本要求如下:懂得记叙要紧扣事件的发展,掌握几种常见的突出主题的写法;懂得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并能在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将写作要求与诀窍穿插到这8次指导与训练中,这样可以使作文指导更具有操作性、实效性,让学生在每次的训练中强化认识,提高能力。总共安排2次“编故事”的集中训练,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让文学爱好者尝试创作自己的故事。平时的阅读中注意练笔训练,尤其注意培养起点水平较低学生的写话兴趣。 
 
  
七、教学进度 
  
 
| 
 周次  | 
 日期  | 
 教学内容  | 
 备注  |  
| 
 1  | 
 9.1-9.5  | 
    | 
    |  
| 
 2  | 
 9.6-9.12  | 
    | 
    |  
| 
 3  | 
 9.13-9.19  | 
    | 
    |  
| 
 4  | 
 9.20-9.26  | 
    | 
    |  
| 
 5  | 
 9.27-10.3  | 
    | 
    |  
| 
 6  | 
 10.4-10.10  | 
    | 
    |  
| 
 7  | 
 10.11-10.17  | 
    | 
    |  
| 
 8  | 
 10.18-10.24  | 
    | 
    |  
| 
 9  | 
 10.25-10.31  | 
    | 
    |  
| 
 10  | 
 11.1-11.7  | 
    | 
    |  
| 
 11  | 
 11.8-11.14  | 
    | 
    |  
| 
 12  | 
 11.15-11.21  | 
    | 
    |  
| 
 13  | 
 11.22-11.28  | 
    | 
    |  
| 
 14  | 
 11.29-12.5  | 
    | 
    |  
| 
 15  | 
 12.6-12.12  | 
    | 
    |  
| 
 16  | 
 12.13-12.19  | 
    | 
    |  
| 
 17  | 
 12.20-12.26  | 
    | 
    |  
| 
 18  | 
 12.27-1.2  | 
    | 
    |  
| 
 19  | 
 1.3-1.9  | 
    | 
    |  
| 
 20  | 
 1.10-1.1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