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论语》十则教学方法
  | 
 | 
作者:shijing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9-23  | 
 
 
 上课第四周了,自我觉得《论语》是这些天来我最成功的两节课,现把我的教学流程介绍如下: 
整体构思: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初步解释个别字词含义,达到诵读的效果。其次,逐则进行翻译和解析,穿插曾子、子路、自贡的一些故事,在讲述每则时联系学生实践经历。最后,结合十则讲述《论语》的体式、内容和思想核心“仁”。 
逐则解析如下:第一则:学,学什么?时习之,为什么快乐?有朋来为什么愉快?君子的形象? 
第二则:曾子,孟子老师的老师,“省身”的修养准则,省什么?问学生有没有“为人谋不忠”“与朋友交不信”“传不习”的经历,都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 
第三则:传为什么要习?因为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就可以成为 老师了吗?借个自己经历谈谈。 
第四则:在温故和知新的过程中,需要什么?对,思考。学而不思会怎样?思而不学又会怎样?结合自己经历。 
第五则:学会了知识,应该怎样对待知识?对,要诚实,引出第五则。 
第六则:不知道的知识,怎么办?向好的、会的人学习。 
第七则:还可以用另外一句话表达,是什么? 
第八则:在学习的过程中,你需要什么?对,坚持和毅力。所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为什么?因为“任重而道远”,什么任?为什么远?仁,死而后已。 
用“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造句。 
第九则:怎么样才知道一个人的品格和修养呢?对,需要经历艰难困苦还要经过长时间的检验。从而引出“岁寒,  ” 
第十则: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没有什么座右铭可以让你一生奉行的呢?孔子说的 是,一个字“恕”,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讨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想:把论语的十则串起来是我这节课最大的成功。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