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期(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奉中军 
  
一、学情分析 
在这一年多的语文教学探索中,我努力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参与、理解,大胆发表见解,大胆质疑,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基本学会同学间的讨论,养成读课外名著的习惯。但两个班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比较差,甚至学习纪律欠佳,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教学,所以本学期对一班的学生重点还在于整治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材简析 
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民俗为主题组织单元。《社戏》记录了鲁迅在归省平桥村的一段童年的回忆;《回延安》节选贺敬之诗选,展示出了浓郁的陕北风情;《安塞腰鼓》刘成章给我们描绘了安塞腰鼓的粗犷豪放、刚健雄浑;《灯笼》吴伯萧为我们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主要由事理说明文构成。所选的课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第三单元,是以自然美景,幸福生活,人所向往,奇绝艺人等为内容的古诗文。学习这个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口味精美的语文,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第四单元,活动·探究。本单元,我们将跟随演讲者,走入演讲的现场,云感受他们不同的风格,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 
第五单元,以旅游为主题,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游记,通过记述浏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 
第六单元,文言文单元,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这些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 
三、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初中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特别是要提高学生认真书写汉字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4、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为学生的中考和高考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 
1、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教学过程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总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做到有爱心,有耐心,有信心,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 
 周次  | 
 授   课   内   容  | 
 课时  | 
 备注  |  
| 
 1  | 
 1、《社戏》  2、《回延安》  | 
 6课时  | 
    |  
| 
 2  | 
 3、《安塞腰鼓》  4、《灯笼》  | 
 6课时  | 
    |  
| 
 3  | 
 《学习仿写》  口语交际《应对》 测验  | 
 6课时  | 
    |  
| 
 4  | 
 5、《大自然的语言》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7、《大雁归来》  | 
 6课时  | 
    |  
| 
 5  | 
 8、《时间的脚印》  写作  《综合性学习》  | 
 6课时  | 
    |  
| 
 6  | 
 9、《桃花源记》  10、《小石潭记》  | 
 6课时  | 
    |  
| 
 7  | 
 11、《核舟记》  12、《诗经》二首  | 
 6课时  | 
    |  
| 
 8  | 
 写作  《综合性学习》  测验  | 
 6课时  | 
    |  
| 
 9  | 
 半期考试   13、《最后一次讲演》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6课时  | 
    |  
| 
 10  | 
 五一长假  | 
    | 
    |  
| 
 11  |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 
 6课时  | 
    |  
| 
 12  | 
 17、《壶口瀑布》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 
 6课时  | 
    |  
| 
 13  | 
 19、《登勃朗峰》 20、《一滴水经过丽江》  口语交际  写作  | 
 6课时  | 
    |  
| 
 14  | 
 21、《庄子》二则  22、《礼记》二则  | 
 6课时  | 
    |  
| 
 15  | 
 23、《马说》  24、《唐诗二首》  | 
 6课时  | 
    |  
| 
 6  | 
 写作  综合性学习   名著导读  | 
 6课时  | 
    |  
| 
 17  | 
 课外古诗词诵读  | 
 6课时  | 
    |  
| 
 18  | 
 全面进入复习  | 
 6课时  | 
    |  
| 
 19  | 
 复习   模拟考试  | 
 6课时  | 
    |  
| 
 20  | 
 期末考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