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成功的诗歌鉴赏课----《致橡树》教学纪实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5-11-25  | 
 
 
 一堂成功的诗歌鉴赏课----《致橡树》教学纪实 
  
 
四川省 古蔺县 蔺阳中学  王光佑   
 
一、 谈话引入新课;  
 
有人说:“爱情、婚姻、家庭是人生的三部曲,这三部曲怎么唱,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你想收获幸福吗?那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砚、价值观和爱情观吧!今天我们学习的《致橡树》,诗人会给你一些有益的启迪。  
 
二、 师生谈舒婷:  
 
      师问:你了解舒婷吗?谈谈你了解的舒婷。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但基本上是教材192页注(1)的内容。  
 
      师再问:除了脚注外,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有的说是朦胧诗人,有的说其代表作有诗集《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祖国,我亲爱的祖国》等。  
 
 三、诵读、理解、鉴赏。  
 
 1、抽生朗诵全文,放录音《梁祝》。其他同学边听音乐,边听朗读,边划出诗中具体的物象,初步体会诗人的感情,领会这些具体事物与生活中的哪些人类似,它们有何特点。  
 
     师点评:王琼同学的配乐朗诵声情并茂,真棒!从她的成功中,老师也看到了希望,找到了自信。前半部分,她吐出了积压在女性心头几千年的抑愤与不平,如决堤之江水,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后半部分读得缠绵悱恻,如潺潺流水,娓娓道出心中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大家掌声鼓励)  
 
 2、师问:诗人用了哪些具体形象来含蓄地表情达意?  
 
生:“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肯定一边板书)  
 
师:诗人对“凌霄花”是什么态度?“凌霄花”有什么特点?  
 
生:“绝不学”,鄙夷的态度。读的时候这三个字要重读;“凌霄花”攀援,是一味地攀附,完全依靠橡树。  
 
师:生活中的“凌霄花”要找对象,她要找哪些人?  
 
生:(齐声)有钱的、有权有势的,可以供她享乐的……  
 
师:“痴情的鸟儿”有什么特点?诗人对她持什么态度?  
 
生:单相思、一厢情愿、单方痴恋;“绝不学”----完全否定,瞧不起。  
 
师:“泉源”和“险峰”有什么特点,诗人又怎么看?  
 
生:“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是一味的奉献,不求索取;“险峰”增加“橡树”的高度,衬托“橡树”的威仪,是把自己作为“橡树”的陪衬,二者并不平等。  
 
师:如果说“泉源”、“险峰”象征生活中一味奉献的女性,那么,“日光”、“春雨”又象征哪类女人呢?诗人又持什么态度?  
 
生:“日光”慷慨地燃烧自己,献出无尽的光和热;“春雨”也用无声的甘露滋润橡树,她们甘愿牺牲自己而成就他人。诗人认为这种单向的奉献乃至牺牲都还不够好!  
 
    师:诗人连用六个否定句,无论是“凌霄花”的攀援、“痴情鸟儿”的单向痴恋,还是“泉源”、“险峰”的无私奉献、甘愿陪衬,甚至“日光”、“春雨”的自我牺牲而成就他人,在情感的天平上,她们与“橡树”的关系怎样?  
 
 生:缺乏独立、平等、自强的精神。  
 
   师:好!前半部分排山倒海般的贬斥与否定,为的是突出一句话,是哪一句?  
 
   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师:好,你是树,我也必须是树,这说明了什么?  
 
生:平等、独立!  
 
师:好!请找出“木棉”和“橡树”关系亲密的句子。  
 
生:(齐读)“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师:这表现两人亲密到什么程度?  
 
生:互补、互助;相知、相依。  
 
师:找出两人有共同语言的句子。  
 
生:“每一阵风过……听懂我们的言语”  
 
师:这说明他们的心怎样?  
 
生;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心有灵犀……  
 
师:诗中表现男性美的句子是?  
 
生:“你有你……也像载;”  
 
师:男性美在何处?  
 
生:阳刚之美,有棱有角,有个性……  
 
师:女性之美在何处?  
 
生:“我有我……火炬。”  
 
师:女性美有什么共性?  
 
生:温柔、柔情似水、阴柔的美,西施、黛玉一般的美。  
 
师:那些站在大街上叉着两手骂“老娘”的女人美不美?“母夜叉”孙二娘呢?  
 
(生大笑)  
 
师:木棉和橡树是怎样面对生活的呢?  
 
生:“我们分担……;我们共享……。”  
 
师:这说明他们怎样面对甘苦沉浮?  
 
生: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师:纵观全诗,诗人追求一种怎样的爱情观?  
 
 
 
生:相互独立、平等,又紧密结合、互相依存的新型爱情观。  
 
生:边听《梁祝》,边朗诵全诗,加深理解。并体会诗人的感情。  
 
四、对比阅读《我愿意是激流》,体会裴多菲追求的爱情观与舒婷有何不同。  
 
1、 师:放轻音乐《春江花月夜》,多媒体展示裴诗《我愿意是激流》。  
 
生:边欣赏古筝曲,边诵读裴诗。  
 
2、 抽生朗诵裴诗。  
 
3、 抽问,本诗中表达的爱情观与《致橡树》中的哪类相似?  
 
生:“泉源”、“险峰”和“日光”、“春雨”。  
 
 五、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中学生早恋这一问题的看法,要实话实说,分析其表现及心理、危害等。题目自拟,800字左右(课外完成);也可以以《如果我爱你……》为题,写一篇读后感,(文体不限,勾勒一下你所憧憬的“伟大的爱情”。  
 
1、学生自由讨论。(五分钟左右)  
 
 2、抽生谈感想及其构思。  
 
 3、课外练笔,进行思想教育。  
 
 作者邮箱: wmxwgy@mail.china.com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